首页 历史 大秦:我的技能有点离谱

第20章 训练有承效

  “不必如此拘谨,以后直呼属下即可。优品暁说旺 首发”吴巨说道。

   “是。”章邯答道。

   “辛苦了,训练有成效。”吴巨笑着拍拍他的肩。

   “距离实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”章邯严肃说道。

   吴巨点头,低声嘀咕:“要是能成为特种兵就好了。”

   他语意模糊,声音极轻,只有自己能听到,但章邯却听得一清二楚。

   “吴卿,敢问特种兵究竟是何意?”章邯疑惑询问。

   吴巨愣住,没料到他会问起这个。

   他略作思考,整理措辞后解释道:

   “特种兵是一种执行特殊任务的兵种,在各种恶劣环境下作战,对个人能力要求极高。这样解释你明白了吗?”

   章邯点点头又摇摇头:“大致明白,但还不太清楚。”

   吴巨笑了笑:“听不懂没关系,目前条件难以培养真正的特种兵,未来总会有机会。”

   章邯点头未再追问,却默默记住了“特种兵”这三个字。

   “对了,吴卿此行有何吩咐?”章邯忽然想起。

   “让他们准备一下,下午下山。”吴巨说。

   章邯一惊:“下山?去哪里?”

   吴巨微微一笑,说了两个字:

   “咸阳。”

   ……

   楚国东部,兰陵县。

   一位白发老者坐在溪边亭中,提笔书写于竹简之上。

   忽闻身后脚步声响,

   一个风尘仆仆的年轻人到来,正是韩非。

   “ ** 韩非拜见师父!”韩非躬身行礼。

   亭中的老者是当今儒学泰斗荀子。

   荀子写完最后一个字,一边审视竹简上的文字,一边问韩非:“医家的发展如何?”

   “禀告师父,很好。医家人才辈出,新任魁首吴巨勤勉努力,首创心肺复苏术,又开创外科手术先河,有这样的魁首,医家必将兴旺。”韩非回答。

   “难得见到你如此高度评价一个人。”荀子放下竹简,用深邃的目光看着韩非,“你传回来的那首《水调歌头》,真的是吴巨所作?”

   “正是。”

   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,写得真好。”荀子感叹,眼眸中似有四季流转。

   “不仅如此,离开离山时,吴师还写了一首五言诗赠给某人。”

   “五言?念来听听。”

   韩非便把吴巨的《送友人》吟诵给荀子听。

   荀子听完,陷入沉思。

   “浮云游子意,落日故人情……”

   荀子长舒一口气,仿佛想起了旧事,微皱的眉头随即舒展开来:

   “文采斐然!这样的诗才在当代实属罕见,这位医家魁首吴巨果然非凡,这首诗的格律已十分成熟。”

   “姜夫子正在推广五言诗,我正考虑要不要抄一份送过去,既能研究格律,也能推动五言诗的传播。~鸿¢特?暁¢税?旺\ *追¢醉~辛,璋/洁!”韩非说。

   “自然很好。”荀子点头。

   “但这首诗是吴师赠予道家青卢子、阴阳家湘夫人以及某人的送别诗,吴师并未说明能否流传出去,我想……”

   “那就罢了,不要失了礼数。”荀子说道。

   “是, ** 谨记。”韩非拱手。

   “你一路劳顿,先下去休息吧,等休整完毕,再来跟我讲述此行的见闻。”荀子说。

   韩非惊讶地挑挑眉。

   荀子辞去稷下学宫祭酒后,便隐居兰陵。

   外界的事情虽知,但他总是表现得毫不在意,谁也摸不清他的真实想法。

   这还是第一次他对魁首更替如此关注。

   这也侧面证明了吴巨的才华让荀子也无法忽视。

   韩非心中牵挂吴兄的近况,不知他是否又有新诗问世。尽管如此,他仍恭敬地拱手作揖:"遵命,告退。"随即离开。

   荀子在亭中沉思良久,才缓缓叹气:"吴巨啊,若我能再年轻几岁,也该亲自见见这样的奇才。可惜岁月不饶人,我已经老迈了。"

   溪水潺潺向前,偶尔激起浪花。

   ---

   吴巨离去后,章邯一声令下,侍卫们迅速整理行装,整装待发。午后,五百余名骑兵护卫着一辆马车,停在岐山山门前。

   虽然吴巨离开并未告知他人,但消息经由目击者的传播,前来送别的众人越聚越多,显示了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